品味书香,分享阅读。5月24日下午,俄语专业五月份花津悦读在学院208020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悦读活动有幸邀请到俄语专业教师邱静娟作为主讲人,领读俄国作家罗曼·先琴的作品《Hубук》(绒面革),与同学们一起揭开二十世纪末惨淡的俄国历史。

“绒面革”是一种带有绒毛的高级皮革,通常用于制作夹克、鞋子、钱包等物品,但在本书中,绒面革不仅仅指代漂亮的皮革,而且作为一种意象。它于当时社会,于那个时代下辗转奔波的小人物都有不一样的内涵。本书讲述了一位名叫罗曼·先琴的“艰辛奋斗史”,他与作家同名同姓,中学时代也曾有过美好的憧憬,梦想成为一名历史学家,但却被时代所打击。
邱静娟先从标题讲起,询问同学们是否事先查询过标题的意思,“Нубук”不仅有“绒面革”的意思,同时也是“笔记本电脑”的英语译法,这样两种差异巨大的翻译引发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小说内容的欲望。邱静娟强调:“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学习它的文字,也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等等,我们要去认识它。”随后,她带领同学们分析了本书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末的俄国正处于转型期,民族矛盾激烈尖锐,社会形式严峻动荡,而作者罗曼·先琴以自身实际为笔,为当时的俄国社会画了像。她借原书中的一句话表达她对当时俄国黑暗社会的感叹:“今天你看到他骑在马上,哪天你就有可能看到他的尸体躺在楼梯的角落。”邱静娟结合自己前往俄罗斯求学的经历,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副自己亲历的、鲜明的世纪末俄罗斯腐朽画像,表达了对俄罗斯生搬硬套西方模式的社会改革的批判。介绍完故事内容后,她又将话题引向了标题——绒面革。“用绒面革做的皮鞋非常华丽美观,却不耐用,并不适合俄罗斯的天气地形。”因此,绒面革在此获得了某种特殊的象征含义,有追逐美丽的意义,也暗示看起来美好的事物未必如此,有可能暗藏危险。2022级俄语专业的王乾杰同学在本次活动结束后感慨道:“本次花津悦读活动的开展让我受益良多,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俄罗斯二十世纪末的知识,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书乃良师益友,将读书与历史相结合,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深入学习,深入拓展,不仅使同学们从书中受益良多,更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为之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