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讲:

四    优:

三尊重:

讲爱国爱民   讲正直正气   讲勤劳勤奋   讲奉公奉献   讲守法守信

优良的品德   优秀的学识   优雅的气质   优美的语言

尊重师长       尊重科学      尊重劳动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工之窗 > 花津悦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工之窗 > 花津悦读 > 正文

法语专业顺利开展五月份花津悦读活动

时间:2025-07-02  编辑:吴怡  预审:李碧鹰  终审:戴和圣 点击量:

5月23日,法语专业五月份花津悦读活动在学院209040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法语专业张希然教师主讲,带领同学们走进当代法国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小说《眼泪》。

842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秃头查理、日耳曼人路易、洛泰尔签署了第一份法语文本《斯特拉斯堡誓言》。作者从这段历史挖掘素材,描写了查理大帝的两个孙子、私生的王子——孪生兄弟尼哈与哈尼截然相反的命运。哥哥尼哈是秃头查理的史官,是签署誓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人生高光,是成为了第一个用法语书写的人,是“法语的接生婆”。弟弟哈尼则只身一人策马而去,如同这个世界的幽灵一般寻找着一张世间万物的母亲的女性面孔。哈尼想找到她,进而找到自己的源头。书名“眼泪”,既代表了法语诞生时令人激动不已的场景,也蕴含着哈尼意欲寻找文明之源而不得的悲伤。

活动伊始,张希然介绍了作者帕斯卡因为童年时期父辈禁止他讲方言而患上失语症,这使得他形成了对语言断裂的敏感,由此深刻影响了他对“母语失落”的书写,让他的文风中呈现出一种持续且深沉的美感体验。活动过程中,张希然以问题为导向,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等方面,带领同学们梳理故事情节,体悟思想主旨。活动末,张希然就书名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眼泪在译者眼中是作者安排在现世与起源之间的一个媒介,它可以通往的久远之前或许只能是永恒”。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文”与“学”的融合,“情”与“理”的交汇中感悟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理想主义,也让其感受到悲剧文学的美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