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朱湘论坛”第80讲在学院三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长聘教授、乔学研究专家戴从容老师应维多利亚研究中心邀请来到我院,为师生带来题为“乔伊斯的中国观”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萍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戴从容教授介绍了乔伊斯的主要作品及其思想来源,并提示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中提及中国的片段。她指出,乔伊斯对中国了解十分有限,不懂中文,未曾到过中国,也没有什么中国朋友,难以避免当时西方主流话语有关中国的刻板印象,但与此同时,乔伊斯并非一味贬低中国,而在作品中有意识地将中国与爱尔兰互为镜像、相互融合。接下来,戴老师着重以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为例,从情节、人物、结构等入手,探讨乔伊斯的中国观。戴老师指出,该小说60%的词语都是乔伊斯自己创造的,词语的多变、衍生、含混代表着乔伊斯想要塑造的那种真实的世界史,概言之,即各种文化交融共存的世界史;乔伊斯用闪烁、多变、丰富驳杂的语言将各种文化碎片相糅合,反映其“Word is world”创作理念。戴老师强调,在乔伊斯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中,中国元素的占比相当有限,不应当过分夸大中国在乔伊斯心中的分量,但乔伊斯毕竟以建设性的方式超越了东方主义话语,即超越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方的对立,甚至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对立,展示出博大而包容的世界大同理想。
戴老师详细分析了《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书中各种中国碎片的杂糅情况,比如汉语拼音的挪用、草木花卉的隐喻、历史人物的化身、山川河流的变形等等,还以小说男主人公汉弗利·卿普顿·壹耳维蚵为例,深入探讨该形象所蕴含的孔子身影及其意义。戴老师指出,乔伊斯通过对中国文化碎片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表达其辩证统一的历史观,这打破了传统世界史叙述中暗含的等级秩序,为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指出了可能的途径。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积极提问,围绕乔伊斯的中国观、意识流小说人物形象塑造、西方近代戏剧中的中国形象、乔伊斯小说的翻译等问题与戴从容教授深入交流,戴老师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建议。讲座最后,刘萍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刘老师提醒我院师生学习戴从容教授文本细读的“硬”功夫,积极从文学经典中发掘新的、有意义的学术研究话题,对中国形象的域外传播保持辩证、开放的眼光,同时突破学科壁垒,将文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努力产出更优秀的文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