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朱湘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第十五讲在学院三楼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是该所举办的首场学术沙龙活动。论坛以“新时代背景下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方法”为主题,旨在促进学院青年教师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分享科研实践经验,开拓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兴趣与动力。论坛由韦虹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部分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


论坛伊始,韦虹教授对学院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并邀请赵娜副教授分享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经验。赵娜副教授从前期准备、申报过程和经验总结三个方面,为在场教师们做了详尽的介绍。在前期准备阶段,她将硕士和博士期间的作业与论文按主题进行系统整理,为课题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申报过程中,她得到了院内外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并与其他申报者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在两年的申报历程中,她不断修改申报书的题目与篇章结构,增加字数并引入新的文献资料,使申报书逐步完善。申报成功后,她强调,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申报者必须排除干扰,静心研究,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此外,任立侠副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项经验。今年,任老师的国社科结项成果鉴定获得良好,她鼓励青年教师们克服畏难情绪,按照申报时的结项条件,扎实做好每一步,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随后,各语种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围绕科研道路上的困难展开交流,积极探索解决方法。许多青年教师表示对研究对象感到困惑,难以把握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针对这一问题,韦虹教授建议将课题申报与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与协同发展。同时,她还指出课题研究应与国家政策相结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最后,韦虹教授希望未来能有计划、有规律地继续开展学术沙龙活动,鼓励老师们在这一平台上更多地分享和交流科研成果,并组建团队,形成有效的“传帮带”机制,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科研经验的平台,也为学院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学术氛围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