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科学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部分教师参加吴晓都教授讲座

时间:2017-06-01       点击量:

(供稿人:任立侠)420日晚,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俄罗斯文学学会理事吴晓都先生做客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做了题为“普希金与俄罗斯近代民族文艺的崛起”的精彩演讲。此次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主持,我院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部分老师莅临现场聆听。另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两百余位学生出席了此次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吴教授首先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静静的顿河》等作品为例,再征引鲁迅、瞿秋白、矛盾、王蒙、莫言等对俄苏文学的看法,引出了讲座的第一个主题:“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界的俄苏文化情结,即俄苏文学与文化对我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的深刻影响。接着,吴教授以在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人普希金为切入点,着重阐释了普希金在俄罗斯近代民族文艺崛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是此次演讲的重点内容。他认为,俄罗斯现代文学具有七个重要特征:文学中心主义;历史记忆在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现实主义中心论;关注人道主义主题;重视文学的教益传统;具有强大的讽刺传统;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充满理想主义激情并追求俄苏文学的光明梦,等等。这七个特征都可以在普希金的作品中找到源头:其《纪念碑》一诗,借鉴于贺拉斯和杰尔查文的同名诗作,这是他对文学传统的继承,而其在俄罗斯文学文化界的地位,则表明俄罗斯一直具有文学中心主义的传统;其短篇小说《驿站长》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人道主义开山之作,他开启了关心底层、同情弱者的“小人物”文学传统;别林斯基认为普希金的抒情诗是培养青年最好的教科书,这是他重视教喻传统的明证;他大量运用民间口语进行创作,常采用讽刺化的写作手法,为俄罗斯文学语言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他的《假如世界欺骗了你》等诗作充满了浓重的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叶甫盖尼·奥涅金》、《冬天的道路》等则是俄苏文学“光明梦”的绝妙注解。由是,吴教授的结论自然呼之欲出:普希金的作品即是近代俄国文学的文化源头。

吴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引出了在座师生对俄国文学的所有回忆。讲座结束后,吴教授不仅与现场同学展开了热烈互动,还与我中心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吴教授为人谦和、学识渊博,在讲座中能融高深知识点于轻松幽默的讲解之中,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而又收放自如,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