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科学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应邀来我校外院讲学

时间:2013-05-22       点击量:

2013516(星期四)下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教授应我校邀请,前来外国语学院讲学。下午2点半,王宏志教授在外院多功能报告厅作了《翻译与文学之间: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胜忠教授主持,外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200多人聆听了王教授的报告。

孙胜忠院长在主持中首先热烈欢迎王宏志教授来我校讲学,然后向大家介绍了王宏志教授的学术成就。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及哲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翻译及现代中国文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翻译研究主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及博导、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已出版《文学与翻译之间》、《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等学术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教授的报告分三个问题,即问题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带来的可能性;问题二,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的概念;问题三,怎样看待去书写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

在谈到第一个问题,即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带来的可能性时,教授先是对传统译论、传统翻译研究进行了归纳,指出传统译论是以“原著为中心”,具有“指导性”;传统翻译研究主要是“直译和意译之争”。然后王教授提出了“翻译研究的典范转移”问题,表现在以“译文中心”,具有“描述性”。在此,他强调了翻译的作用,并以近代中国翻译史为例指出了翻译“有时可影响历史进程”。之后,教授又以中国近代翻译家林纾、梁实秋、朱生豪、卞之琳等的翻译为例,阐释了“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操纵” 、“翻译的准则”以及“翻译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等命题。他认为从翻译以“原著为中心”转移到“以译文为中心”,会导致“忠实不是唯一的”结果。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的概念,王宏志教授指出20世纪中国翻译史可分为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史和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两个方面,而20世纪中国翻译史的历程可分为“从救国到建国”、“从广义政治到侠义政治”以及“从外翻中到中翻外”三个阶段。

最后一个问题,即怎样看待去书写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是王宏志教授报告的重点。他首先指出早期中国翻译史都列入了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后来两者分开;接下来他回顾了20世纪以来中国翻译史著作撰写出版情况,并指出这些著作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特点是史事编年等,第二代是从个案研究入手等。他赞成需要“重写翻译史”,但是他认为文学翻译史的撰写应该像撰写文学史一样,“内部外部都需要”,内部研究应包括文学系统研究、原著考证、重译版本、译文的操控和文本对比等;外部研究应包括对原著和译文的文学、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法律背景研究并考虑到译者、赞助和出版的多种因素。最后王教授以文学和文学翻译研究的多元系统,“翻译文学是中心”结束了自己的报告。主体报告结束后,教授还现场回答了教师、研究生提出的诸多问题。

王宏志教授的报告共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孙胜忠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教授报告内容的丰富姓、学术性和权威性,学术报告给在座的师生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信息,开拓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今后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报告会结束后,下午4点半,王宏志教授还出席了在外院会议室由外院科研副院长、翻译博士张德让教授主持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翻译学问题专题座谈会。(外研所朱少华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