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下午两点,我院本学期第二次学术活动在2090401教室展开。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朱少华教授就“中西文化早期交流及其特点研究”这一专题,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朱教授的讲座通过《试论中国国名外语称谓的统一和规范》这个具体例子阐释了中西方在文化上早期的交流。讲座由日本地名学家牧英夫的一句名言开篇,“与其他地名相比,国名所包含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广泛深远,仅仅追溯一下其变迁过程,就足以与一本史书相媲美。朱教授引领大家顺着历史的长卷,了解了中国国名的翻译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丝之国”和“西奈之国”,到中世纪欧洲对我国的称谓“契丹国”和“蛮子国”,再到近期的“秦之国”和“瓷器之国”。朱教授指出,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时代特征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然而却不符合翻译学的规范。从翻译学和称名学的角度,国名称谓的原则应该是统一规范的,应当尽量采取音译或半音译半意译的方式。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朱教授结束了近两小时的讲座,在座的外院老师和研究生都表示在轻松的环境中对我国国名翻译的历史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对翻译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对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研究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院研究生会宣传部 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