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熊义信 综合报道)在全校上下喜迎建校90周年之际,学院第24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积极开展一系列校史校情教育活动,让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明晰校史校情,铸就红心校魂。
讲好校史故事,以史言志传承师大精神。培训班每次理论课授课前,开设十分钟“校史小故事”展示栏目,各学员小组按照组别顺序,每次课前由一个小组介绍一个关于学校历史变迁的历史故事。或以重要历史时间、事件为切入点,对现有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和考证,或以一件件名人轶事为切入点,带领大家领略师大校史中的大师风采,一个个校史小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我校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安徽师范大学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学习、了解校史不仅仅在于追溯过去,更是通过对校史的学习来激励现在的新一代师大人传承好“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

寻访文化地标,薪火相传践行爱校荣校。4月25日,培训班组织学员赴赭山校区探寻老建筑和文物,追溯学校悠久历史。学员们来到建于1956年的安师大教学楼,它虽历经60多年的风雨洗礼,但仍旧毅然屹立,无数学子在这里求学后走出校园、建功立业。原为物电学院实验楼的青灰色小楼是上世纪30年代所建的侵华日军驻芜湖宪兵司令部遗址,而现如今,校园里的安宁肃静之气早已掩盖了当年的喧嚣和战乱。踏上后山的林荫小路,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现已成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幢幢历史久远的建筑文物,让学员们真切体会到了师大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学员们移步换景,边走边感慨老校区浓郁的人文和历史气息,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对话育人先驱,红心不改做新时代接班人。培训班先后组织学员代表参访对话学院老党员教师乐金声、程乃萱和征钧,向三位老师探寻学院发展历史。通过老师们的回忆和介绍,同学们了解到了安徽师范大学以及外国语学院是如何经历90年风雨走到现在的。厚重的历史,让大家对母校、母院多了一分敬畏和崇敬。在谈到人生感悟时,老教师们也教育入党积极分子们要时刻坚定对党的信念、听从党组织的号召和指挥;要坚信人生的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要谨记先苦后甜,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明白“人生之路以苦为荣、人生之道学而无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访谈中,老教师们也不忘发挥余热,结合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向同学们传授了外语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令同学们受益匪浅。“学不可以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同学们表示要认真学习老师们严谨的求学、治学态度,奋发图强,为校争光,更要学习老师们作为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成长为一名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在9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积极开展校史校情教育,让学员们了解校史校情,进而树立爱校荣校的认同感、自豪感,以此激励广大同学不忘初心、奋发向上,争做师大薪火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