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MTI学位点)今年4月14-15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年会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同济大学顺利召开。我院分管副院长吴世红、陈雪梅、蔡静三位老师参会。5月3日下午,我院MTI点硕士生导师在分管副院长吴世红的主持下,就这次大会内容与会议精神以及相关议题召开了一次讨论会。会议主要围绕“传达2017年MTI年会内容与精神”、“关于本点如何建设与迎接2018年的复评估”两个方面展开。
2017年MTI年会给人印象深刻:第一、由于MTI翻译硕士的培养契合了国家大的战略构想,打破了学校学科与产业的隔阂,因此赢得了社会信任与尊重,需求量越来越大。正如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主任黄友义所指出的那样,“市场对于我们的要求源于国家的发展,其生命力在于社会的需求。”第二、各高校的MTI点办学思路越来越明确。在支撑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以工科为主的学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这种角色的扮演,也有MTI翻译专业的贡献,=。比如这次东道主同济大学,他们就结合同济大学的特点来开办MTI点,而且成绩突出,真正做到了专业办学校本化。第三、MTI翻译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各高校的关注,已经呈现出竞争趋势。最为明显的是本次会议有不少没有翻译硕士点的单位和高校也纷纷派人参会,并准备申报学位点。仅我省而言就有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单位派人参加。第四、MTI点的办学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化,正如教指委副主任仲伟合所指出的那样,MTI在前十年的摸索阶段后,下十年走向规范化,要将MTI教师拉出教室,去感受职场的运作,通过实践摸爬滚打,使之改变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人才。
2018年复评估议题:与会老师一致认为,自2016年整改以来,我院MTI点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改进工作,重新编制了培养方案,派教师去专业翻译基地挂职锻炼,申报MTI教指委项目获批等。目前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继续进行改革,要突出本点的培养特色,导师应进行合理“分工”,要有导师专门从事专项性翻译实践工作,并将其与教学挂钩,充实教学内容。
会上,蔡静老师将有关“第三期全国专利翻译师资培训会”内容向大家进行了通报,并带回了很多有用信息,这些对我们MTI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位点今后的发展都很有启发和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与会的导师们既感到兴奋,也感到压力,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积极做好今年6月份的预评估准备工作,对2018年评估也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