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教赛相长,相得益彰---2016大外部教学大赛经验交流

时间:2016-12-15    预审:周文洁   点击量:

本网讯(文/ 夏道静)时值初冬,又是一年芳菲尽。萧瑟的时令既有收获的宁静又孕育着来年的希望。即将过去的2016年外国语学院大外部在各类教学大赛中频获佳绩,其中王家根老师更是在上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中斩关夺旗,喜获一等奖!借此良机,张德让院长和詹蓓副院长于万机之余邀请历年各级赛事获奖老师于1214日在学院三楼会议室向大外同仁讲述大赛经验,共期互勉,同指真章!

教学比赛犹如顶级剑客之间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斗,书剑萧闲之中,胜负定于一线。如何在这满场书卷的馨香中决胜千里?久经战阵的王瑜老师指出:多学科比赛中,外语教学过于平面化,已成瓶颈之势。Pre-while-post reading的教学模式陈陈相因,了无新意。各位老师急需拓展课程,更新知识架构,以心求新,因新求变,由变而达。而这引起其他老师共鸣。王家根老师认为只有深厚的知识素养,比赛时才能有一份从容,一份淡然,才能临场机变,安之若素。素以持重见长的张瑰君老师认为熟知赛事流程,加深师生互动对于最终结果具有不可逆的影响,对此陈丽老师深有同感,并提醒在座,机会只会垂青准备充分的人,一个小小的失误也会让人抱憾。杨元老师则强调公开课可以砥砺胆魄,洗净身上的青涩,比赛现场才不失于练达、稳重。周昆翔,张小琴,宋丹三位老师从此次大赛观摩者的角度阐述文秋芳教授关于大赛的点评:教师天赋的任务就是教学,而教学过程需要层层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詹蓓副院长做出了鞭辟入里的讲话:一线教学不是“和一张空白的日历生活在一起”,而是教育者和莘莘学子之间心灵的交汇。教学比赛推动了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效明显。同时大赛锤炼出一支精诚合作的团队。“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每一次荣耀的背后都闪烁着集体智慧的结晶。张德让院长做总结发言:每年各类教学比赛如潮汐般定期光顾我们,我们老师何不做一个“弄潮儿向涛头立”?各项大赛既要有颜值,又要看气质,更注重内涵的比拼。在外研社、外教社教学比赛等标志性赛事中,参赛老师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全省之内,蟾宫折桂;全国之内,问鼎三甲!在十三五中结合各项大赛,锻炼团队,编写教材,提升科研。最后张院长希望各位老师,笔耕不辍,翰墨不倦,并寄语大外:大英改革功成,人才培养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