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学院举行新老教师座谈会迎接第32个教师节

时间:2016-09-11    预审:周文洁   点击量:

本网讯(文/赵娜  /赵华杰)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为迎接第32个教师节的到来,97日下午,学院召开新老教师座谈会,退休教师代表和近三年新入职教师欢聚一堂,共话“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院长张德让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退休教师、原外语系主任程乃萱,退休教师、原副院长蔡玉辉,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外部第三课程组组长王瑜等三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畅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体会和收获。程乃萱老师认为“忠诚教育事业不是一句空话,从教之初就一定要站稳讲台”,蔡玉辉老师提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好比“鸟之双翼、人之手足、目之双瞳”,王瑜老师则提出以观察学生“抬头率、微笑率、点头率”来判断教学效果的“三率”标准。三位老师的发言扭住关键,切合实际,既有深刻的经验依据,又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令到会的青年教师们受益匪浅,在听完发言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三位老师为榜样,加倍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争取较快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早日实现教学成效和科研成果双丰收。

随后,院党委书记余国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思考,同与会青年教师畅谈“高校教师职业的理解”,他提出高校教师职业有着学术性、师范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等四种职业特性,高校教师同时拥有指导者、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全能型和人格型等六重角色。余国升认为“教学是压仓石,科研是催化剂”,他强调只有妥善处理好知和行、教和学、教和育、师和范、教和研等五种关系,才能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院长张德让在总结座谈会时强调,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艰巨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希望全体青年教师牢固树立时代意识,增强紧迫感,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秉承“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兴院”的办学理念,带着“爱”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努力成长为一名“业师、经师、人师”,为推动校院各项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党政领导、各专业负责人一起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