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俄语课程组)为加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经验总结与交流,促进俄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由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主办、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承办的 “第八届全国高校俄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于2016年5月27至30日在河南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俄语专业的专家、学者、研究生8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院俄语专业朱少华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在会议期间担任了分组主持人。
“全国高校俄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是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框架下的大型定期学术交流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已经是第八届,研讨会重在汇聚国内俄语翻译理论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翻译理论和教学的前沿问题,促进俄语翻译教学。本次大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和讨论范围最为广泛的一次,大会主要涉及翻译理论、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口笔译教学和教材研究、“一带一路”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等多个议题,大会共收到60多篇相关论文。我院朱少华老师提交了2篇论文,一篇是《翻译教学中的译例选择》,另一篇是《中俄两国国名译名的历史背景分析》。
5月28日上午大会举行了开幕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孟繁树教授和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之后进行了大会主题学术发言。来自山东大学资深翻译理论家丛亚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中心主任黄忠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刘玉宝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赵红教授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明天教授等分别从翻译思维、中国文化外译策略、文学作品俄译本分析、俄语同声传译生态问题、翻译教学指导思想、语料库翻译教学应用等视角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引起全体参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大会发言既有微观分析,也有宏观解读,对俄语翻译教学和理论研究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和权威发布,对我们从事俄语翻译教学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5月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大会共分成翻译理论、文学和实用翻译以及翻译教学三个小组进行了分组讨论。朱少华教授担任了第三小组即翻译教学、翻译教材和翻译人才培养讨论组主持人。在小组讨论会上,朱少华老师就自己提交的两篇论文进行了交流,受到了与会者积极评价。朱老师在讨论会上还介绍了安徽师大俄汉翻译课教学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绩等。5月29日大会举行了闭幕式。朱少华作为小组主持人在大会上汇报了第三小组讨论情况。
朱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参会,了解了我国高校俄语界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实践的最新前沿动态,也吸取了不少国内重点高校不少有益的实际教学经验,如对于翻译教学环节的设计,翻译语料的选取等,更有一些自己深层的思考,例如如何通过翻译教学来提高培养翻译人才,如何提高应用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成果等,尤其是目前国内高校比较前沿的翻译语料库建设研究如何在我校得以实现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