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文 模拟联合国协会 熊义信)青年英才,齐聚一堂,共商天下大计,同筑青春梦想。5月7日至8日,安徽师范大学第八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外国语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成立于2015年9月的安徽师范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主办,来自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和我校13个兄弟学院共计76支队伍参与了此次大会,规模为历届之最。
5月7日上午,大会在雄壮激昂的联合国歌中开幕。校团委副书记张园园、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德让、党委书记余国升、党委副书记汪贻洋、大会驻会指导教师魏巢凤及学院全体辅导员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张园园向大会组委会授“安徽师范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旗帜,接旗代表在台上挥动手中的旗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大会的到来。随后张德让用英文致开幕辞,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模拟联合国大会走过的八年历史,感谢校院领导的支持、专业老师的指导、兄弟院校的积极参与,充分肯定了模联活动在“三个课堂”联动方面做出的成绩,鼓励模拟联合国协会继续蓬勃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力争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人才的稳固平台。开幕式最后,大会组委会秘书长蒋蓝辉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本次大会议题及流程。



本届大会开设中、英文两个会场,英文会场主题为“网络安全与合作”(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Cyberspace),中文会场主题围绕“核恐怖主义”展开。大会流程分为点名、设置主发言名单、各代表阐述本国立场、游说协商,共同起草决议草案、决议草案投票六个环节。发言台上,各国家代表用其娴熟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演说,言辞流畅、立场鲜明地阐述“本国”立场,表达国家的利益和诉求。与会成员国代表们充分运用议事规则,根据国家局势变化,积极提出“动议”,现场气氛热烈紧张,数十个国家同时举牌要求发言的场景屡屡发生。游说协商环节,各代表国发挥团体优势,结合前期准备,在力求为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带来最大利益的同时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切实达成联盟,力求通过决议草案,实现共赢。代表们积极发言、游说、辩论和谈判,充分彰显了青年领袖们出色的外交政治才干,卓越的团队合作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互磋互商、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情怀。

除中英会场之外,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主新闻中心(MPC)。 MPC代表“化身”新华社、纽约时报、环球时报、俄塔社等媒体记者,在会议进程中撰写简讯、社论,针对代表谈论的热点话题发布“危机”,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发行报纸等。在英文会场,MPC的“危机”发布对于促进各代表国建立法律监管体系维护网络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由MPC编辑发行的大会报纸《致青春集结报》更是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5月8日下午,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落幕。闭幕式上,魏巢凤老师用英文对代表们两天来的表现进行了点评,鼓励代表们在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会场上更加积极主动,锻炼英语口语、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院党委副书记汪贻洋致闭幕辞,他总结了本次模联大会自筹备以来的各项工作,向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希望代表们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之外仍然心系天下,保持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与热情,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既怀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积极维护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努力促进共同发展。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世界需要倾听青年人的声音,世界更需要青年人的行动。模拟联合国活动结合专业特点,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国际时政热点,提高时政分析与判断能力,以国际化的眼光看问题。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先生说过:“世界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模联是青年人的舞台,通过模联大会这场强者与强者的较量,青年学子在“舞台”上纵横驰骋,承担着青年应有的国际担当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