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大讨论】历社学院解光云教授谈古典传承与文艺复兴

时间:2016-04-15    预审:周文洁   点击量:

跨学科平台打造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外国语学院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实践篇(一)

本网讯(院科研办)为打破学科壁垒,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外国语学院进行了有益尝试,413日下午邀请历社学院博士生导师解光云教授在2090405做了一场题为《古典传承与文艺复兴》的讲座。外国语学院各语种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代表以及历社学院、文学院、传媒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部分院系的学生近百人参加了交流和学习。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世红博士主持了报告会。

解光云从“西方古典文化的存续形态、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方式、文化消费与文艺复兴”三个方面论述了“意大利市民阶级的文化消费,将存续的古典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发展优势。意大利由此最先从以罗马天主教教皇为中心的传统世界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新时代,引领西欧乃至西方世界向近代社会转型。”他指出“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建筑遗存和文本资料,需要珍视和保护。古代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堪称古典文化。使用‘国学’指称传统文化具有国别或区域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不利于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古典文化传承既需要文化精英阶层的创造和贡献,更需要面向大众的文化受众取向和文化普及过程。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是民众对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播。文化教育的排他性和等级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复兴。”

与会老师就报告内容结合各自专业,以及平时的思考,提出问题同解教授进行了商榷和探讨,解老师也耐心和风趣的解答了多位学生的困惑。

解光云教授认为这是安徽师范大学第一次进行跨学科交流的尝试,安徽师大学从事西学研究的人员很多,不仅有外国语言文学还有历史、政治、哲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人员,但一直缺少一个平台让这些研究者能够进行交流和合作。

吴世红在总结报告会时指出,思想的产生需要交流和碰撞,而这种交流更应该是异质性的;知识也来源于传承和创新,而创新往往是跨学科综合的结果。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停留在观念中,而应该付诸实践,首要就是要打破学科壁垒,打造跨学科交流平台。借学校教育观念大讨论和十三五规划之际,在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支持下和全体行政人员和老师的配合下,外语学院决定革新观念、打开思路,突破专业壁垒,走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进行跨学科交流。跨学科交流有助于打破外语学院内聚,拓宽视野、丰富知识,能够引入更多的活力,激活更多的潜力和能量,同时外语学院的语言优势和内聚性也会给其它学院和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维度,因此跨学科的平台建设应该提上日程,这不仅是外语学院,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应该打破院系壁垒,综合不同特色,创新知识,开拓新的局面和生长点。这大概也是这次学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