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大山深处的励志路——记外国语学院自强之星刘应平

时间:2015-05-11    预审:周文洁   点击量:

编者按:命运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诚然,就算生活给了你苦难,不放弃生活,不放弃自己,幸福也会来敲门。“我感谢我母亲给我生命,我感谢呵护我成长的爱心,我享受在大学的一分一秒,我想有一天,我也可以把爱心奉献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这是一名阳光俊朗,热爱唱歌的大男孩经常说的一句话。

本网讯(院团委宣传部)刘应平,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12级学生,入校以来先后担任副班长、翻译协会文艺部副部长,现任党员培训班组织委员兼组长。一直以来他都热爱音乐,心怀感恩坚持志愿服务事业,荣获多个奖项。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他自强自立,追求卓越,成为同学身边的“自强之星”。辅导员崔玉凤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不放弃自己的孩子,无论生活怎样,他总会坚守自己的梦想,他给了我们很多感动。”

风霜雨水,稚嫩种子的黑白回忆

他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的一个偏远乡村,家里靠耕种仅有的几亩田为生。也许老天想给他一个别样的人生,患癌的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生下,出生后体弱多病、又黑又瘦的他一度被长辈们认为很可能养不大。然而在母亲的日夜呵护下,他却奇迹般的一天天长大。

生活本应如此走向明媚,然而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本是喜庆的春节,母亲的癌症突然复发,全家人的生活瞬时由彩色转变成黑白。接下来的几年,全家四处借债为母亲治病,三岁那年,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世界,离开了他。三岁,本是一个孩童在母亲怀抱撒娇的年龄,而他却要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人生是如此的不公,“母亲”一词确实那样的温暖而又陌生,这是一段他此生最不愿碰触的回忆。母亲去世后,父亲一度意志消沉,沉迷于赌博,并欠下巨额赌债,家中全靠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干农活维持生计。患有尿结石的爷爷,供他读书上学甚至不舍得吃药。

灰色的童年、母爱父爱的缺失,让这个不幸的孩子一度迷失了奔跑的方向。没有人管教,他变“疯”了,变“野”了,上课逃课、和同学打架、自卑自闭、不服管教,俨然已成为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少年。内心的彷徨孤独,小学的他就像一个游荡在田野的精灵,他向往美好的生活,然而却走不出内心深处的阴影与痛苦。

   摸爬滚打,不屈树苗的成长阵痛

幸亏,他有一个深爱他的爷爷,一个用一身心血疼爱他的爷爷。爷爷始终告诉他: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面对它,要去上学,读书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出路。爷爷的鼓励呵护了他内心深处的良知,爷爷的年迈病重,让他开始慢慢懂事,瘦弱的肩膀开始分担家庭重担,他学会用稚嫩的双手拭去爷爷奶奶的两行浊泪。一个人懂事的代价如此昂贵,他宁可永远天真无知。小小年纪的他学会洗衣做饭,学会种菜插秧,为了让爷爷奶奶多睡一会儿,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一边煮饭一边晨读。对于这样一个困苦的家庭来说,学费犹如天文数字,看着爷爷奶奶愁容满面,他实在不忍开口。

上天关了一扇门,还会打开另一扇窗。2008年10月1日,一支名为“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慈善组织来到小县城,开展了为期7天的慈善联谊活动,他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幸运儿。当脆弱闭塞的心灵遇到柔软温暖的爱心,仿佛如一场透彻心扉的心雨滋润着干涸已久的幼苗,短短的7天,他收获了社会给他的第一份关爱,就是这份关爱一直鼓舞着他,成为他积极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源泉。

带着社会爱心的滋润,他坚信爷爷的那句话,“要去上学,读书是这辈子唯一的出路”。自那之后,高中的校园生活他变得沉默而刻苦,在姨夫的资助下,教室的角落里,书本几乎遮住里那个瘦弱的身影。2011年6月,他落榜了,拿着惨白的成绩单,阳光下,黑底白字的分数是那么的刺眼。盛夏的季节,他把自己关在房间,冷彻心扉。如何面对年迈的爷爷奶奶?如何面对曾经关爱自己的好心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梦想?痛苦的夜里总是漫长的,他打电话给姨父,他坚定地说要复读,姨夫说:“不放弃自己,没人会放弃你”,姨父承担了他所有的费用。好,再来一年!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春暖花开,绿枝新芽的青春誓言

    都云考生痴,谁解其中味?复读这年,他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曾经的失利,孤独的备考,让原本瘦弱的身影变得越发的削瘦。对大学的向往,对工作的向往,对第一份工资的向往,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风雨过后终见彩虹,2012年6月,他收到安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看着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他跑到母亲的墓前痛哭了一场。

生活的不幸接二连三的向他射来,他没有躲藏,千疮百孔的伤口在愈合后更加坚强。面对不再完整的家,面对大学巨大开销,他暗暗决定,不再向家中拿一分钱,他要靠自己双手完成大学学业,他还要帮助那些更加贫困的学生。进入大学以来,他前前后后做了十几份兼职,发过传单,摆过地摊,值过夜班,收过废品,做过家教。大学以来的每个寒暑假他都是在兼职中度过,特别是寒假留校兼职,冷冷清清的校园和外面的热热闹闹的灯火形成鲜明对比,在同学们和父母吃年夜饭时,他必须承受一个孤寂的春节。

他的故事,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在眼里。优秀的表现让他数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友助学金、“暖春”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等奖助学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时刻提醒自己,唯有努力学习才对得起学校社会的关怀,大学图书馆成为他最爱去的地方,课后的时光,匆忙的脚步不是赶在兼职的路上就是停留在图书馆的书架前。至今图书馆借阅系统记录显他已借书170余册次,在知识的海洋,他如此的幸福饥渴。

他热爱音乐,天生一幅好嗓子,“我想让更多人听我唱歌,我要把快乐带给别人”。新生才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外文歌曲大赛、文艺晚会,他用心灵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只为感动身边的人。从班级文艺活动到学院的各类文艺晚会再到学校的各类歌唱文艺比赛,在文艺的舞台上,他找到里自己角色,他不再惧怕,不再自卑,“只要可以唱歌,我都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歌声里,不变的是他对生活的倔强和热爱。三年来,他累计参加各类文艺活动40余次,各级歌唱大赛获奖10余次。

    绿荫初成,茁壮小树的赤子之心

“如果我没有得到过帮助,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而现在,我要用我学到的,我所拥有的,来回报这个社会”。大学三年来,他热心公益,勇于奉献,总是能在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看到他活跃的身影,义务献血2次共计600毫升、志愿服务10余次,义务支教累计180余小时。

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去荷塘社区,给一位身患癌症的老爷爷带去最后的临终关怀,他和其他几个志愿者每个周末都会到老爷爷家中陪伴着、倾听着,也时常帮老爷爷按摩,老爷爷开心的笑容让他想起自己的爷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感受到快乐也让自己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原来自己可以做的更多。

2014年暑假,他组织班级同学成立“安徽师范大学赴太湖支教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庆市太湖县大别山的山村中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义务支教。在支教过程中,为大山的孩子补习英语、辅导功课,同时举办歌唱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等。他带领同学用真诚很快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但是支教的日子对于他的团队却是巨大的考验,自己生火做饭,繁多的蚊虫,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孩子们的的成长却是他们坚持的动力。“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野的很,可我却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是幸运的,我也想给他一些温暖”。临别的那几天,“老师,你们还会来吗?”是他听到的最多的话,也是他收到的最好的回报。野百合也有春天,农家子弟也有一片蓝天,他真的很想给更多的山村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积蓄破茧成蝶的能量,雨后的天空必将出现耀眼的彩虹。在困难面前,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公,不放弃生活,生活也不会放弃你,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别样财富。这就是刘应平,一个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在不幸中坚强成长,在成长中自强自立,在自强中感恩生活,在感恩中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