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践行新时代六尺巷治理理念,推动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月8日,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50余人前往安徽省桐城市开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教职工首先来到了桐城市民广场北端的文庙,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历经明洪武初年和清同治年间多次扩建和修缮的古老建筑群,它承载着明清以来桐城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推崇,见证了桐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当地崇文重教传统的生动体现。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近距离欣赏古老的建筑艺术,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

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礼让三尺地基而闻名,不仅是中华民族“礼之用、和为贵”处世之道的生动典范,也是党员干部廉洁修身、涵养品德的鲜活教材。学院教师党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了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深刻体会了中华民族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纷纷表示,六尺巷的典故不仅是一个关于邻里间包容与礼让的故事,更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的象征,提醒着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将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政治思想融入日常工作,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
在桐城廉洁文化陈列馆门前,学院党委书记谢超峰为教职工上了一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美丽学院”生动党课,他指出桐城坚持和弘扬六尺巷“和为贵”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基层治理理念,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我们要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文化精神内核,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要坚持人民至上,把师生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同素质的提升、专业的发展、科学的研究、社会的服务相结合,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与实效。要弘扬优良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构建和谐学院,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坚守纪法底线,建设和谐融洽的外院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