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

时间:2019-11-04  编辑:熊义信     点击量:

  本网讯 朱振国 熊义信11月1-3日,由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在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顺利举行。本次论坛历时一天半,共有远道而来的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60名语言与符号学研究领域芜湖本地高校100多名教师参会,8名专家做了论坛主题发言。本次论坛还设立了符号学理论与前沿研究、符号学与语言研究、符号学与文学研究以及符号学与翻译文化研究4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学术交流。

11月2日上午,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德让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筹办情况,并对与会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凤莲到会并致辞,她简要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史校情,对论坛的召开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教授致开幕词,对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本次大会表达了感谢,并从宏观视野审视了语言与符号学的现状及未来,强调语言与符号学的研究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家国情怀,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发展学科理论又要立足国情服务社会。随后,王铭玉和彭凤莲为“安徽师范大学比较符号学研究中心”揭牌,王铭玉代表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授予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符号学基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与会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正式论坛阶段,与会的8位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专家按顺序分两个上午,分别从各自的细分研究领域做了大会的主题发言,他们发言的主题分别是:论文学艺术中的“准不可能世界”(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后现代体验人本视域下的符号体认观(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关于精神符号学的几点构想(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A Corpus-assisted Multisemiotic Approach to Semiosis in Multimodal Discourse(安徽师范大学罗健教授)、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符号系统、符号选择与符号的供用特征(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基于指示性为第一性的汉英意义理解对比分析(苏州大学王军教授)、符号学再思考(四川大学唐小林教授)、社会符号学与社会语言学:联系与区别(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

根据论坛议程,11月2日下午为大会的分组讨论阶段,与会的专家学者根据各自的学科方向参加了分论坛的交流。第一小组议题为符号学理论与前沿研究,主持人分别是来自苏州大学的段慧敏教授和上海海事大学的刘国辉教授;第二小组的议题为符号学与语言研究,主持分别是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李卫华教授和常熟理工学院的张良林教授;第三小组的议题为符号学与文学研究,主持人分别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谭光辉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许诗焱教授;第四小组的议题为符号学与翻译文化研究,主持人分别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于鑫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的贾洪伟教授。各分会场讨论热烈,交流既友好又富有激情,讨论的话题广泛且富有启发性。我院部分教师提交了论坛论文并参与了小组讨论,既发出了语言与符号学研究安师大外院的声音,又从中学习借鉴并提高了自身的学术素养。

11月3日上午论坛的后半场,各小组的发言人根据本组讨论和交流的情况,对分组讨论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大会主席台逐一进行了汇报。在闭幕式中,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唐小林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下届论坛的承办方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了介绍,并热情邀请与会嘉宾届时光临。最后,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长王军教授再次表达了对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本次论坛的感谢,并对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表示祝贺。

本次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又一项高层次的全国性学术论坛,达到了加强我国符号学领域研究专家和教师学者之间的交流、推动语言与符号研究的深入发展的目的,对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