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文/图 杜雅婷 熊义信)12月9日下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秋武教授,在学院第一会议室作了主题为“外语科研的释与道”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张孝荣主持,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科教学(英语)方向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马秋武教授以个人科研成长经历为例提出了当前高校师生科研的三大动力,即需要、兴趣和事业,并且强调以事业为驱动的研究才是最为持久的。马教授列举了众多语言实例,对科研的“难”与“乐”“苦”与“甜”进行细致的讲解,教导大家:要“经心留意,处处是科研”。其次,马教授分析了学与思的关系,“思想”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取的,对问题的反思,是获得“想法”的重要途径。马教授倡导大家多思考、多创新,并给出了八种创新能力:准确的选题能力、独立的构思能力、缜密的分析能力、逻辑的推理能力、整体的把握能力、资料的捕捉能力、外语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表述能力。再次马教授就“三种科研方法”“名称的两面性”和“认识与研究的层次”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和讲解。讲座结束后,马秋武教授就在座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鼓励青年老师和学者们在外语科研的道路上勤于思考,增强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与会师生普遍认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张孝荣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老师们和学生们应在提升自我语言表达的基础上,秉持“学”与“思”结合的研究态度,按照从学科到科研再到人类发展的层次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从而做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