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模拟联合国协会 朱晓敏 熊义信)青年精神,公民意识;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6月9日至10日,芜湖市第一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外国语学院顺利举行。2018年是安徽师范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十年行·再出发”,在学校团委的悉心指导、学院的精心组织及模联协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大会首次将规模拓展至芜湖市范围,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皖西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7所高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芜湖一中3所中学的12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校际模联大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师大模联活动向更广、更深、更高层次的阶段迈进,也为模联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6月9日上午,大会在雄壮激昂的联合国歌中开幕。校团委书记梁燕,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余国升、汪贻洋、张孝荣、詹蓓,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代表团指导教师祁亚伟、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代表团指导教师柯群帆、芜湖一中代表团指导教师刘杰、大会指导教师熊义信以及校社联、相关兄弟协会代表和全体参会代表一同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梁燕向大会组委会授联合国旗帜,接旗代表在台上挥舞旗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大会的到来,挥动的会旗展示了新一代模联人的信心与决心。随后张孝荣代表主办方外国语学院用英文致开幕辞,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模拟联合国大会走过的十年历史,感谢校院领导的支持、专业老师的指导、兄弟院校的积极参与,充分肯定了模联活动在“三个课堂”联动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成绩,鼓励模拟联合国协会以芜湖市第一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举办为契机,继续蓬勃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力争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人才的稳固平台。



本届大会开设中、英文以及主新闻中心三个会场。英文会场主题为“Global Warming——Opportunity&Challenge Coexist”(国际环境下的全球气候变暖——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此议题,与会国家代表展开了极具针对性的讨论。部分国家代表选择扮演“正义的使者”,但会场中也不乏诸如“美国”这样始终秉持强硬态度的国家代表。整个英文会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波涌动,十分耐人寻味。在模拟联合国的框架下,参会代表站在各自合理的立场上,看待和解决气候变暖问题。

中文会场的主题围绕着“伊拉克库尔德人该何去何从”展开。今年的中文会场与以往相比,再次进行了革新。会议场地选在了小会议室而非大教室进行,经典的圆桌会议形式更好地塑造了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氛围。中文会场还采取了历史特殊委员会的形式,带领代表们穿越时空,重回2017年库尔德人争取独立公投时期,引导代表们以此为背景展开新的演绎。战争威胁、利益纠葛、区域暴动、和平呼声,种种不确定因素牵动着代表们的每一根神经,也影响着会场的每一分变化。

此外,今年的MPC主新闻中心会场也首次采用了双代表制。会议期间,接连不断的简讯、专访与新闻稿无不深刻展示了优秀新闻应有的时效性、独家性和专业性。新闻发布会期间,记者们一针见血的提问充分体现了一个杰出新闻人应有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最后,所有新闻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致青春结集报》,也得到了与会国家代表的普遍传阅和一致好评。
6月10日下午,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落幕。闭幕式上,模联协会指导教师郑金泽老师致闭幕辞,他总结了本次模联大会自筹备以来的各项工作,向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希望代表们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之外仍然心系天下,保持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与热情。郑金泽还结合自身实地参观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经历和感受,向模联协会传授了如何办出一场高质量大会的经验,鼓励协会将模联大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大,欢迎更多的模联爱好者下一年前来参加大会。经大会主席团磋商、代表投票,大会推选产生了“最佳代表队”、“最佳风采奖”、“最佳立场文件奖”、“最佳记者”等各种奖项。


十年模联,厚积薄发,这是一代代模联人心血的凝聚;展望未来,砥砺前行,这是一次次传承中不竭的力量。十年行,再出发,模联活动的成长壮大也见证了一代代青年学子的进步向上。模联是青年人的舞台,通过模联大会这场强者与强者的较量,青年学子在模联舞台上纵横驰骋,承担着青年应有的国际担当和责任。让我们继续秉承“青年精神,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宗旨不断前行,继续努力,让我们相约下一届模联大会,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