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模拟联合国协会 葛爱佳 陈雅馨 熊义信)青年英才,齐聚一堂,共商天下大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同筑青春梦想。5月6日至7日,安徽师范大学第九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外国语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外国语学院主办、模拟联合国协会承办,来自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和我校16个兄弟学院共计79支队伍、17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大会,规模为历届之最。
5月6日上午,大会在雄壮激昂的联合国歌中开幕。校团委副书记张园园、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余国升、院长张德让、党委副书记汪贻洋、大会驻会指导教师姚石、王菲及以及校社联、相关兄弟协会代表和全体参会代表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张园园向大会组委会授“安徽师范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旗帜,接旗代表在台上挥动手中的旗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大会的到来。随后张德让院长用英文致开幕辞,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模拟联合国大会走过的九年历史,感谢校院领导的支持、专业老师的指导、兄弟院校的积极参与,充分肯定了模联活动在“三个课堂”联动方面做出的成绩,鼓励模拟联合国协会继续蓬勃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力争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人才的稳固平台。


本届大会开设中、英文以及主新闻中心三个会场。英文会场主题为“Protections
and Settlement of Refugees in Conflicts”(保护和安置冲突中的难民),在会场中,各国代表针对难民定义、难民安置、人权保护以及难民保护措施等分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模拟联合国的框架下,站在合理的立场上,看待和解决难民问题。中文会场的主题围绕着“苏伊士运河通航与管理”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会首次引进了特殊历史委员会和原创军事战争系统,使得中文会场的氛围更加紧张,代表们能够更好的融入自己的角色。大会遵循了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学术标准,并加入主新闻中心实时报道会场新闻,使中英两会场贴近当前国际形势及历史事件,并起到了控制会场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主新闻中心的代表“化身”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法新社、金字塔报等媒体记者,在会议进程中撰写简讯、社论和专访,针对代表谈论的热点话题发布新闻简讯、控制舆论发展、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发行报纸等。由大会主新闻中心编辑发行的报纸《致青春集结报》更是受到了代表们和主席团的一致好评。
代表们在会议中,通过有主持核心磋商、自由磋商、工作文件写作等形式,表达国家立场,共商合作,以解决各种分歧。发言台上,各国家代表用娴熟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演说,言辞流畅、立场鲜明地阐述“本国”立场,表达国家的利益和诉求。与会成员国代表们充分运用议事规则,根据国家局势变化,积极提出“动议”,现场气氛热烈紧张,数十个国家同时举牌要求发言的场景屡屡发生。游说协商环节,各代表国发挥团体优势,结合前期准备,在力求为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带来最大利益的同时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切实达成联盟,力求通过决议草案,达成合作,实现共赢。代表们积极发言、游说、辩论和谈判,充分彰显了青年领袖们出色的外交政治才干,卓越的团队合作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体现了互磋互商、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情怀。



5月7日下午,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落幕,芜湖市翻译协会会长、模联协会指导老师郑金泽、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孝荣、大会驻会指导教师王菲出席了闭幕式。闭幕式上,王菲用英文对代表们两天来的表现进行了总结点评,鼓励代表们在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会场上更加积极主动,锻炼英语口语、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郑金泽致闭幕辞,他总结了本次模联大会自筹备以来的各项工作,向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希望代表们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之外仍然心系天下,保持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与热情。郑金泽还结合自身实地参观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经历和感受,向模联协会传授了如何办出一场高质量大会的经验,鼓励协会将安师大模联大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大。经大会主席团磋商、代表投票,大会推选产生了“杰出记者”、“杰出外交官”、“最佳立场文件”、“最佳代表队”等各种奖项。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世界需要倾听青年人的声音,世界更需要青年人的行动。模拟联合国活动结合专业特点,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国际时政热点,提高时政分析与判断能力,以国际化的眼光看问题。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先生说过:“世界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模联是青年人的舞台,通过模联大会这场强者与强者的较量,青年学子在模联舞台上纵横驰骋,承担着青年应有的国际担当和责任。让我们相约安徽师范大学第十届模拟联合国大会,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