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昂
综合报道)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2017年6月底至7月初,来自外国语学院2015级、2016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自发组建社会实践团队27支,紧紧围绕“携手共迎十九大,青春建功在基层”的实践主题,4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扎实开展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校训精神,诠释当代大学生的奉献和担当意识。



青春建功,共筑爱党爱国红色中国梦
为探寻革命遗迹,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先辈的红色青春,结合四进四信、“两学一做”的工作要求,向阳花外语翻译服务队赴新四军纪念馆团队和研究生红色旅游英译研究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奔赴宣城市泾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史料纪念馆、大会堂等旧址参观,深入了解新四军发展历史脉络,重点解决和完善旧址内英文标语、注释翻译不规范、不准确的现象,加强新四军史料纪念馆内英译文的进度。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红色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同时推动红色文化走出泾县,走出中国,对国际友人全面客观地了解新四军的历史,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和实用价值。




青春建功,共筑好学向上奋斗中国梦
寻访好学向上、自强不息的优秀院友,寻访在科技创新、自主创业有杰出贡献的院友情况,引导我院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校办学历程及辉煌历史,了解杰出院友的光荣事迹,在实践中将校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进一步弘扬校训精神,增强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外国语学院“献礼九十华诞,寻访优秀院友”奔赴合肥、南京和北京的三支团队先后拜访了优秀院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副部长蒋家杰先生、合肥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和港澳台办公室主任贾峰先生、安徽瀚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仲奇先生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纪委书记及副总王维先生等人。院友们不仅分享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历程和经验,告诫同学们年轻一定要有梦想、一定要有一颗上进的心、一定要找准自身的位置。同时对即将到来的建校九十周年庆,为母校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走访优秀院友,深度挖掘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外院学子的事迹,深刻领会师大精神的魅力和丰富内涵,在实践中充分发扬师大人人无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和勇担科技报国的强烈使命感。




青春建功,共筑奉献互助和谐中国梦
关注教育问题,支援基层教育事业,传播奉献互助的正能量。依托外国语学院学科特色、发挥小语种专业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就近深入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外国语学院向阳花外语支教服务队先后组织三支团队奔赴芜湖荷塘社区、洪桥社区、浅湾小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教授来参与的小学生英文、日文以及外国文化历史。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加强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活动的开展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公益关爱行动之一,用行动诠释爱与责任,用赤忱肩负民族使命,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同学们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播种下爱与希望。


青春建功,共筑职场风采青春中国梦
走访企业与企业面对面,体验未来职场。与企业负责人、员工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全面展现大学生青春激扬、体现大学生无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和勇担事业发展众人的强烈使命感。外国语学院赴合肥市俄语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团队和赴芜湖市法语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团队利用专业特色、实地调研小语种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入职后的发展路径和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议。实践团队利用问卷调查、企业访谈、行业走访等方式广泛了解企业发展状态,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做好职业规划,激发创业欲望和动力,做到“学为所用”。




外国语学院一直把社会实践看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亲身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基层土壤中放眼社会现实、体察民生民情、把脉时代发展,并将这一理解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们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密切联系,不断坚定着艰苦奋斗、成长成才的理想信念,明确着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努力方向。社会实践中,外院学子磨砺意志、砥砺品行,不但胸怀“中国梦”,也愿心系“乡土情”;不仅苦读“圣贤书”,更能放眼“天下事”;走一线、下基层,让青年人一展“胸中志”,细品“苦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