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学院举办芜湖市第二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时间:2019-06-05  编辑:熊义信     点击量:

本网讯(图/文 熊义信 汤晨琛)模联十一年,青年不虚行。6月1日至2日,芜湖市第二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外国语学院顺利举行。在学校团委的悉心指导、外国语学院的精心组织及模联协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会规模继续扩大,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蚌埠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七所高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芜湖一中3所中学及我校各学院共11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师大模联活动向更广、更深、更高层次的阶段迈进,也为模联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6月1日上午,大会在雄壮激昂的联合国歌中开幕。校团委副书记汪凯,学院党委书记余国升、副院长张孝荣、英语系主任赵娜,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代表团指导教师柯群帆以及校社联、相关兄弟协会代表和全体参会代表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汪凯向组委会授大会旗帜,接旗代表在台上挥舞旗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大会的到来,挥动的会旗展示了新一代模联人的信心与决心。随后张孝荣代表主办方外国语学院用英文致开幕辞,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模拟联合国大会走过的十一年历史,感谢校院领导的支持、专业老师的指导、兄弟院校的积极参与,充分肯定了模联活动在“三个课堂”联动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成绩,鼓励模拟联合国大会继续蓬勃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力争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人才的稳固平台。

 

本届大会开设中文、英文以及MPC主新闻中心三个会场。英文会场主题为“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s towards agriculture”,针对此议题,与会国家代表展开了极具针对性的讨论。多数代表们关注到科学研究在评估气候变化数据和农业指数方面的重要性,认为建设绿色可持续农业是必要途径,希望各方能够建立自由食品贸易体系,采用农田保护措施和高科技农业设备。英文会场的议题贴近当前国际形势,符合社会主流。会议进程中,主席团发挥了控制会场导向的重要作用,会议讨论也得以稳步推进。

 

中文会场的主题围绕“阿富汗和平问题与苏联撤军的讨论”展开。2019年是苏军全部撤离阿富汗的第三十个年头,因此该议题具有时间节点的特殊性及深刻的历史意义。中文会场的地点与前一年相比,再次进行了革新,半圆桌会议的形式较以往更好地塑造了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氛围。在两天时间里,代表们用娴熟的话语、充满激情的演说,言辞流畅、立场鲜明地阐述各自立场,表达势力方的利益和诉求。最后,在各位代表努力下,与会方达成了《日内瓦会议联合声明》。

此外,由于中文场议题的特殊性,MPC驻中文场记者首次以联合国新闻媒体司的身份参与会议,代表立场为联合国官方立场;驻场记者代表在会议前瞻的书写中,主席团为中文场记者分配书写前瞻专用席位。会议期间,接连不断的简讯、专访与新闻稿无不深刻展示着时效性、独家性和专业性。新闻发布会期间,记者们一针见血的提问充分体现了一个杰出新闻人应有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最后,所有新闻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花津时报》,也得到了与会国家代表的普遍传阅和一致好评。

6月2日下午,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落幕。闭幕式上,模联协会指导教师郑金泽老师致闭幕辞,他总结了本次模联大会自筹备以来的各项工作,向为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希望代表们在模联大会之外仍然心系天下,保持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与热情。郑金泽还结合自身实地参观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经历和感受,向模联协会传授了如何办出一场高质量大会的经验;通过介绍联合国高级翻译、外国语学院院友陶红峰的优秀事迹,鼓励代表们学好外语,从模联大会走向联合国、走向世界。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模联是青年人的舞台,通过模联大会这场强者与强者的较量,青年学子在模联舞台上纵横驰骋,承担着青年应有的国际担当和责任。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先生说过:“世界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用崭新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青年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相约下一届模联大会,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