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暑期小学期圆满收官。作为本次小学期的最后一周,第四周教学安排精彩纷呈、层层递进,持续围绕“提升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这一主线,通过讲座引领、示范指导、实训提升、互动答疑等多元化形式,为师范生成长注入强大动能。
本周一,五位小学期特聘教授分别在各自所负责的教学班中开展名师讲座,主题涵盖教学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提升、复习策略优化、课内外教学整合等内容。例如,王瑜老师以“从教材到设计再落地的全过程解析”为题,分享如何深度解析教材文本,从课标出发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王金根老师则围绕“突破关键能力,优化复习策略”展开,帮助学生理清高效复习路径。五位教师的讲座内容紧贴教学实际,富有前瞻性与启发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王瑜老师)

(歙县中学王金根老师)
名师团队本周继续开展教学示范与说课,选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典型课型进行授课演示,并在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逐步拆解,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思路与设计逻辑。同时,专家还针对学生前期提交的教案进行了细致点评,聚焦教学目标设定、内容组织与活动安排等方面,切实提升学生教案撰写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砀山中学张珂老师)

(池州市第一中学黄惠莉老师)
7月22日(周二)下午,小学名师讲座精彩开讲,镜湖小学汀棠校区教研组长倪蓓老师与镜湖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吴书琦老师应邀开展讲座。倪老师以“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分课时教学设计分享”为题,从宏观设计到课时拆解层层递进;吴老师则围绕“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系统介绍了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组织富有层次的语言活动。两位专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生动的课堂案例,为学生带来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直观认识与思考。

(镜湖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吴书琦老师)
学生实训方面,本周继续开展无PPT试讲训练,强调以黑板板书和课堂语言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和逻辑流程。学生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案呈现与课堂模拟,名师现场点评指出教学亮点与可改进之处,极大锻炼了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与临场表达能力。此外,名师在各教学班开展了“教师职业发展”主题讲座,特聘教授结合个人从教经历、职业转折与成长感悟,为即将走向教学岗位的师范生提供方向指引和心理建设。各班开展的“名师沙龙”环节也成为本周亮点之一,名师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并与学生交流教学理念与实际困惑,氛围轻松而充实。

(学生正在试讲)

(望江中学徐旺老师)
本周的收官教学不仅凝练了小学期课程的整体目标,更通过“学—讲—练—思”的闭环式教学流程,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总结经验、打磨模式,不断完善“金牌师范生”培养路径,助力青年学子从容走向讲台、走进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