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只绘满斑斓色彩的“小鱼”在孩子们手中游弋,稚嫩的童声反复练习着“Happy! Happy!”。7月3日,在芜湖弋江区江湾书院,学院“语你童行”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次扎根社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鱼灯趣学营”,让古老非遗在童心中激起新时代的涟漪。
双语传古韵,文化连古今。队员们化身文化引路人,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鱼灯穿越千年的故事,从象征吉祥如意的古老寓意,到岁时节庆中游弋的光影传奇,队员们将非遗知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语言课堂,随着鱼灯结构的拆解,“head, tail, body, lantern, fish”等单词自然流淌;当讲到鱼灯点亮节日的欢腾,“festival, happy”便成了孩子们口中雀跃的旋律。语言在此刻化为桥,一头连着全球视野,一头紧握乡土根脉。
巧手创鱼灯,童心映认同。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以最朴素的材料——一次性纸杯与彩笔为“鳞甲”,全身心投入到小鱼灯的制作中。裁剪、拼贴、涂抹,稚嫩的小手赋予废旧之物艺术新生。一盏盏独一无二的童趣鱼灯最终被轻轻提起,灯影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因创造而自豪的笑脸。这微光不仅照亮了手中的作品,更悄然点亮了孩子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珍视。
青春担使命,文化续薪火。“语你童行”团队此次实践,是高校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赋能社区教育、助力文化传承的生动缩影。活动超越了单纯的手工教学,成为一次沉浸式的文化寻根之旅。孩子们在聆听古老传说、亲手制作鱼灯的过程中,直观地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切实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千年游弋的鱼灯到孩童手中跃动的纸杯光影,非遗的生命力在传承与创新中生生不息。学院学子以“语你童行”为桨,以文化为舟,不仅让英语学习接了“地气”,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土壤里扎下新根。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言:“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让传统在年轻一代手中活起来。孩子们眼中对本土文化的光,正是我们奔赴的意义。”这盏由青春点亮的小小鱼灯,正汇入文化自信自强的星辰大海,照亮了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崭新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