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国情怀   有全球视野   有专业本领

人才培养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课程建设 > 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欢迎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课程建设 > 正文

《中文读写》课程大纲

时间:2017-03-01    预审:周文洁   点击量: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英语/俄语/日语/法语

开课单位:

外语学院

课程类型:

院系选修课程

课程代码:

02491020

开课学期:

2

学分:

2

学时:

34

核心课程:

 

拟使用教材:

    潘文国等. 中文读写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学习参考资料:

1.      钱理群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2.      钱理群 谢冕. 百年中国文学经典[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      张志功.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      周振甫. 文章例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5.      Longxi Zhang. Unexpected Affinities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7.

6.      McLeod, Susan H. Writing Program Administration[M]. West Lafayette, Indiana : Parlor Press : The WAC Clearinghouse, 2007.

7.      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 On literary composition, being the Greek text of the De compositione verborum by 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 Roberts, W. Rhys (William Rhys).

 

二、课程描述

  《中文读写教程》是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与单纯的中文专业或非外语专业不同,必须在基础学习阶段同时打好两种语文的基本功,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中文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劳于阅读,逸于写作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为提高翻译水平打下扎实的中文基础。

教程浓缩中文、对外汉语等专业的现代汉语、现代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基本内容,综合成一套自成体系的新型教材。本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文学至语言、文化,知识与实践并重。课程特色为“三结合”,即每册分若干单元,每单元均由“文选阅读”、“中文知识”、“语言实践”3块组成,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

第一单元 [文选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小说、诗歌;[中文知识]汉语知识()[语言实践]基础写作()。第二单元 [文选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散文、戏剧;第三单元 [文选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第四单元 [文选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散文、戏剧。

 

三、课程目标

第一,系统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嬗变规律,格局;

第二,断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为提高翻译水平打下扎实的中文基础;

第三,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第四,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地位和影响。

四、教学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①以双边教学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增加课堂讨论在课时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写作实践的积极性。

②以文学史知识为主线,以文体知识为切入点,以文本为依托,以思考题为核心,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整体认识和文学阅读鉴赏水平。

③重难点突出,重视参考书目的布置检查,强化课外延伸阅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④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尽量养成学生背诵诗文的习惯,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授课中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辅以传统教学方式。适当加入视频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作业、答疑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1、本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语言实践,不同体裁的写作训练或者课堂讨论作为课程作业和实践。老师负有指导任务(课堂指导、口头答疑、书面修改、课堂讨论、网上答疑、网上指导等)。采取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普遍性问题课堂讲解的方式解决。

2、诗文阅读与背诵:注重诗文背诵习惯的培养,采用课堂提问和加分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背诵。注意文学素养的提高和诗词曲格律知识的了解。

3、讨论教学:指课外集中的专门的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师生共同展开讨论,以期在讨论中增进对于有关问题的了解、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讨论教学贯彻在整个学期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口才和语言交际能力。

4、影视观摩:通过观赏影视精彩片断,扩展知识、增强兴趣、提高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出勤率占10%,点到不少于3次,其中缺席1次,按无成绩计算;随堂测验1次,测验成绩按20%折算后计入总成绩;课程作业1次,按批改成绩20%折算后计入总成绩;教师随堂检查学生课堂笔记记录情况并打分,按10%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分卷面考试与实践操作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