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夜间发布消息称,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感哀痛,并于8月31日早上给他的亲友发去唁电。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所下葬的墓地。2022年9月3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告别仪式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内举行。
人物生平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俄罗斯人,苏联政治家,苏联末任领导人,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唯一一任总统(1990年3月—1991年12月25日)。
1931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他的父亲谢尔盖·安德烈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是一名拖拉机站的联合收割机操作员,也是二战老兵。他的母亲玛利亚·潘捷耶列夫·戈尔巴乔娃是集体农庄的工人。
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3年,戈尔巴乔夫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的赖莎·马克西莫芙娜·戈尔巴乔娃结婚,之后于1955年获得法律学位,毕业后搬去了斯塔夫罗波尔,成为斯塔夫罗波尔市第一书记。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
戈尔巴乔夫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女和一个曾孙女。
政治举措
1986年2月,在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积极谋划下,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公开性”的问题。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司法制度和建立法制国家的任务,指出公正审判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民主原则,保护国家与每个公民利益的其它保障等,应当得到最严格的遵循。
1988年2月,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召开,戈尔巴乔夫提出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中心是解决党政职能分开问题,使苏维埃成为“国家权力和管理的中心”,提出应重新划分联盟与加盟共和国的权限。
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正式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弃之一边,专事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首次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
1989年5~6月,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联改变了国家权力结构,正式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代表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成为常设机关——议会。
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规定苏共不再有法定的领导地位。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从而改变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集体行使苏联国家元首职权的制度,戈尔巴乔夫被选为第一任苏联总统。
1990年7月苏共28大以后,苏联正式宣布实行多党制,原因是戈尔巴乔夫大力提倡意见多元化、政治多元化,逐渐放松了苏共对社会团体的领导,到后来基本上对各种群众性团体和组织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这为日后的意识形态混乱埋下了祸根。
经济举措
1985年4月23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指出,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1990年,在经济发生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不得不考虑向市场经济过渡,但那时欲意脱离苏联而自成一家的叶利钦等人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就经济改革问题发生矛盾。在这种内耗下,苏联经济只能靠惯性运行——苏联经济实际上已经崩溃,难以为继。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军事外交举措
戈尔巴乔夫对军队的改革从削减军费开始,进而对军队使命任务和体制编制进行调整,导致苏共在军队削减了各级政治机关和约8万名政治军官并撤销了总政治部。在他主持下,国家出台了政策,规定苏共组织及其机构不得干预军事指挥机关的工作。特别是《关于设立苏联总统和苏联宪法修改补充法》,从法律上剥夺了苏共领导和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
在他的“新思维外交”政策下,苏联在对外方面进行了全面“退缩”。首先是1988年5月从阿富汗撤军;其次,在他的默许下,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德国开启了民族统一进程;1991年他与美国总统里根签署《全面消除中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停止了与美国的军备竞赛。
这些操作虽然为他在国际上频频赢得各种奖项,挣得了“面子”,但却为国家输掉了“里子”——就在他1990年10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苏联便解体了(1991年12月8日俄白乌三国领导人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和地缘政治现实主体终止存在)。
与中国外交关系
1988年,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加快。12月1日至3日,戈尔巴乔夫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外长钱其琛。这是1957年以来中国外长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1989年5月15日至18日,戈尔巴乔夫应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邀请,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1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了他并就中苏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自1959年以来,两国经历了30年的长期隔阂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特别是他与邓小平的会见被概括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具有历史性意义。最后双方宣布中苏关系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宣布两国、两党关系实现正常化。
奖项及荣誉
曾获三枚列宁勋章,及十月革命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
1990年10月15日,在挪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2年5月4日,被美国前总统里根授予首枚里根自由勋章。
2005年6月,因为在德国统一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接受德国统一委员会颁发的“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
2008年9月18日,在美国接受由宪法中心主席、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
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
评价
戈尔巴乔夫在俄罗斯是一个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对他的评价呈两极分化趋势,一部分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崇尚普世价值,使民众获得了民主、法治和自由,并使得东欧国家自主发展,结束了世界范围的冷战对峙局面,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开创了一个大的改革时代;另一部分人视他为俄罗斯民族罪人和共产主义的叛徒,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对内对外改革政策过于草率且脱离实际,导致了苏共亡党及苏联亡国的严重后果。
普京在对戈尔巴乔夫逝世的哀悼中非常含蓄地指出,“戈尔巴乔夫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于8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戈尔巴乔夫先生曾经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贡献,中方对他病逝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刘兆媛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