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刘萍 |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2.12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电话 |
|
E-mail |
Lp99w@163.com |
邮编 |
241002 |
通讯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外国语学院 |
简介
刘萍,女,安徽淮南人,博士,教授,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维多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是欧美文学、西方文论、中西文学比较,主要讲授《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当代西方文论》等课程。
学习和工作简历
·1992年~1996年 |
|
学士 |
·1997年~2000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硕士 |
|
|
博士 |
·2008年~2009年 |
北京大学 |
访学 |
|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 |
访学 |
|
安徽师范大学 |
助教 |
|
安徽师范大学 |
讲师 |
|
|
副教授 |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授 |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三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与撰写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主要成果如下:
(一)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注:均已结项)
1. 2008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历史主义文艺学的当下解读” (AHSKF07-08D36)
2. 2012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历史主义视域下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 (AHSK11-12D136)
3. 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英美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的文学梦想者形象探究”(AHSKZ2015D20)
(二)学术专著(注:均为独撰)
1. 《比较文学论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历史主义文艺学论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三)学术论文(注:均为独撰)
1. 《问题所在——现实丧失了可信性:小谈当代西方长篇小说创作手法》,《文艺报》2001年2月13日
2. 《当代美国犯罪小说一瞥》,《书与人》2001年第5期
3. 《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 《反叛的悖论:新历史主义文学功能论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代外国文学》2002第4期,
5. 《论〈小世界〉的互文性艺术》,《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
6. 《戏剧理论研究管窥》,《中国戏剧》2007年第10期
7. 《从女性主义看简·爱的矛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8. 《立意·传统·语言:中外两首论诗诗的比较研究》,《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9. 《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经典重构之反思》,《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
10. 《论奥菲利娅的悲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1. 《历史与文本:论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2. 《从怨偶悲剧透视交际智慧:以<包法利夫人>教学为例》,《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5期
13. 《<亲和力>与歌德晚年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4. 《论莎剧中的自然景观》,《外语研究》2015年第3期
15. 《蘩漪形象的悲剧性重审:兼与安娜比较》,《百家评论》2017年第5期
16. 《惋惜·庆幸·怨忿:关于张爱玲多角恋传记叙述的比较阅读》,《现代传记研究》2018年第1期
17. 《论<小团圆>中九莉的“笑”:兼与简·爱比较》,《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18. 《芳茜的困窘与哈代的现实主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19. 《破冰之旅:<蒙大拿的迈尔斯城>中伦理困境的“结”与“解”》,《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20. 《裘德之梦解析》,《英语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
获奖表彰
1. 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
2. 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奖(2012年)
3. 安徽师范大学第九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15年)
4. 著作《历史主义文艺学论纲》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