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学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有关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发展主线;不断优化翻译人才培养结构、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增强翻译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推动构建高质量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在充分调研所在省市及周边地区的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校内外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实践专长,将重点建设领域调整为商务翻译和科教文献翻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师资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实践和翻译实习基地为依托”的办学理念,本着“以职业化、专业化和复合型为导向”的原则,培养能够为安徽及长三角区域经济服务,以笔译技能为核心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努力实现学位点建设同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对接。
2.学科建设情况
本专业学位点以服务国家对新时代翻译专业人才的时代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讲好中国故事为总体目标,创新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更新培养理念、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及手段,力求与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对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培养理念:明确新时代翻译人才的培养定位,积极应变,坚持需求引领,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实践导向;以“理解当代中国、掌握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要旨,聚焦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精准译介和阐释能力的提升,培养具备现代翻译技术、掌握中国话语方式,有能力对外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
(2)优化培养方式: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道德品质深入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具体培养方式从学分设置、教学模式、实训操练和导师“第一责任制”四个方面加以完善,强化专业学位的实践型和实用性特征;积极推行校内外合作指导的“双导师制”,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3)强化师资团队:师资队伍是学位点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落实“三进”工作要求的关键环节。学位点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西部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第三届年会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使用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同时组织教师开展《理解当代中国》教材集中或分散学习及研讨会,鼓励教师加入“理解当代中国”虚拟教研室。
(4)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专业学位的实践性、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总学分由原来的不少于39学分增加至不少于49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达到70%以上,专业必修及选修的课程紧密结合学位点培养目标进行开始,授课内容都与翻译实践人才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导向密切相关。
(5)提升培养质量:修订培养方案,以考促学,以考督学,规定学生全员参加与本专业学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CATTI证书和教师资格证等;以赛促练,鼓励学生在参与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全国商务翻译大赛、全国专利翻译大赛和安徽省翻译大赛等国内、省内重要赛事;以练促教,鼓励和带领学生参与真实翻译项目,校内外导师给予学生多方位指导,同时导师自身翻译水平也得到锤炼与提升。
3. 研究生基本状况
(1)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本学位点每年面向全国招收符合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报考条件的学生,生源充足,培养过程开展顺利,学位授予情况良好。2022年度,翻硕学位点报考人数298人,招生名额为29人,报录比约为10:1;生源主要来自省内外一本及二本院校,录取平均分远超国家线。2022年在读翻译专业硕士生89人,其中2020级29人(1人因病休学),2021级30人,2022级30人。全年0安全事故、0违纪、0作弊。在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学位点一方面利用学院网站发布就业信息,建立就业工作交流微信群,及时传达信息,细化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压实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精准指导毕业生创新创业、求职择业、助力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信息库和台账,逐一明确帮扶责任人,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一生一策”落实帮扶举措,2022届级翻译硕士研究生除1人因病休学,1人因故延毕外,其他同学均有明确毕业去向。
表5:2022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学 号 | 性别 | 专 业 | 学制 | 入学时间 | 现工作单位名称 |
1 | 2021020675 | 女 | 翻译 | 2 | 2020 | 浙江省乐清市湖雾镇小学 |
2 | 2021020676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合肥丽阳新能源有限公司8.15 |
3 | 2021020677 | 女 | 翻译 | 2 | 2020 |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
4 | 2021020678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
5 | 2021020679 | 女 | 翻译 | 2 | 2020 | 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 |
6 | 2021020680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7 | 2021020681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8 | 2021020682 | 女 | 翻译 | 2 | 2020 | 淮北松鼠口腔门诊有限公司 |
9 | 2021020683 | 男 | 翻译 | 2 | 2020 | 安徽理工大学 |
10 | 2021020684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华丰电子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
11 | 2021020686 | 男 | 翻译 | 2 | 2020 | 郑蒲港新区姥下河村党群服务中心 |
12 | 2021020687 | 女 | 翻译 | 2 | 2020 | 金寨县双河镇人民政府 |
13 | 2021020688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萧县中学 |
14 | 2021020689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自由职业 |
15 | 2021020690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安徽省潜山中学 |
16 | 2021020691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自由职业 |
17 | 2021020692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自由职业 |
18 | 2021020693 | 女 | 翻译 | 2 | 2020 | 滁州市南谯区黄泥岗镇人民政府 |
19 | 2021020694 | 男 | 翻译 | 2 | 2020 | 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 |
20 | 2021020695 | 男 | 翻译 | 2 | 2020 | 淮南望龙高级中学有限公司 |
21 | 2021020696 | 男 | 翻译 | 2 | 2020 | 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22 | 2021020697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肥东圣泉中学 |
23 | 2021020698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利辛第一中学 |
24 | 2021020699 | 男 | 翻译 | 2 | 2020 |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
25 | 2021020701 | 女 | 翻译 | 2 | 2020 | 庐江县教育体育局 |
26 | 2021020702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自由职业 |
27 | 2021020703 | 男 | 翻译 | 2 | 2020 | 镇江市红旗小学 |
28 | 2021020704 | 女 | 翻译 | 2 | 2020 | 自由职业 |
29 | 1921020566 | 男 | 翻译 | 2 | 2019 | 上海市军天湖监狱 |
4. 研究生导师状况(总体规模、队伍结构)
学位点对原有导师整体结构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和调整,加快专业师资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实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现拥有一支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翻译理论研究扎实的师资队伍。师资总数 21 人,其中专任教师 14 人(包括翻硕导师 9 人),行业教师 7 人,多人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专任教师中正高级 5人,副高级 6 人,中级 3 人;博士(含在读) 11 人;从年龄结构上看, 26-35 岁 1 人, 36-45 岁 3 人, 46-60 岁 9 人, 60 岁以上 1 人。行业教师中正高级 3 人,副高级 2 人,中级 2 人。 另聘请多名资深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特聘导师,努力打造“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社会服务、教师发展五位一体”的学科与团队发展平台。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及带头表率作用。每月开展党组织生活会,本年度先后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外文出版社的外国专家的回信等。现有研究生支部1个,设支部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7名,预备党员1名,
在思政教育方面,本学位点积极响应国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推进综合改革进程。以课程思政改革为核心,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充分挖掘翻译专业硕士培养中的思政育人要素,注重过程教育,实现课程思政和学科建设高度融合。积极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三个课堂的育人功能,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和学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压实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加强MTI导师、授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师资队伍的协同建设,推进研究生和本科生辅导员一体化建设,关心辅导员成长,提升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2.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学位点切实加强研究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师生的示范带头作用,成立学院党员服务站,强化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价值观引领工作,推动“三会一课”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严格执行《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建立思政引领,全域融通的教学体系;全面推进“三进”工作开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践行师大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传承师大人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教材选用、教学过程、学术论坛、网络新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通过校院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学风建设
本学位点把学风建设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落实课堂考勤及请销假制度,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培养研究生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氛围;把学风建设同课程思政、读书汇报会紧密结合起来,将无形的学风建设与有形的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教育,将专业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融为一体;遵循翻译教育基本规律,明确翻译人才培养的时代定位和社会使命,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 校园文化建设
本专业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注重专业学习与实践成长紧密结合,通过“学+思”“悟+谈”“知+行”等方式,打造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有效促进学术文化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开设学术讲座,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身安全,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心理档案,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心理状态调查或排查,促进心理危机学生健康心理建设;此外,本专业学位点通过开展党建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话语意识,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充分发挥研究会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四自”作用,落实研究生会改革、做好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研究生会换届等各项工作,开展学院研究生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5.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本学位点2022年在疫情尚未解控期间,每天定时向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报送研究生在校生、风险区及境外研究生入境(芜)数据,做好学生晨午晚检、每日健康打卡、晚点名工作。开展新学期研究生思想情况调研和研究生冬季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管理。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方式,定期推送预防知识和学校相关工作安排。及时宣讲国家资助政策,传达学校的资助帮扶措施,传递学校对学子的关爱。
不断强化三全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日常管理体系,形成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导师、研究生秘书、辅导员联动机制,缔造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在研究生综合评价、评奖评优、学术道德教育、养成教育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实施“三走进”的工作方式,推动导师和专任教师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充分把握青年特点、时间节点和时事热点,多渠道、多形式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文艺作品征集和网络短视频创作等形式营造热烈氛围;配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 课程建设与实施
根据现行培养方案,本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共设置24门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4门(9学分)、学位基础课4门(必修,9学分)、专业必修课7门(15学分)、专业选修课8门(2学分/门,需修满至少12学分)、专业实习(必修,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9学分。为体现应用性与职业性导向,本专业学位设置了多种类型的翻译实践课程:
1. 笔译技巧与实践、交替传译、视译、英汉对比翻译等基础课程;
2. 商务翻译基础、科技翻译等围绕两个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
3. 英汉笔译工作坊、汉英笔译工作坊、本地化翻译和项目管理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课程;
4. 计算机辅助翻译等提升翻译技术能力的课程;
5. 文学翻译、典籍翻译赏析、旅游翻译、外宣翻译等不同文本类型实践课。
在研究生课程中全面落实“理解当代中国” 系列教材的使用,教学重心呈现出从过去单纯的双语能力训练和翻译技巧掌握,到翻译课程思政建设,再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工作开展,再到《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推广和使用的系列发展变化。
翻译硕士属于应用性人才,培养上主要采用课堂讨论、讲解与项目式授课相结合的方式,部分课程(科技翻译、本地化翻译和项目管理等)聘请职业译员授课。除了与翻译理论、翻译史及翻译实践方法等相关的课程外,还设置了应用文写作、百科知识与中国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要求,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各教学环节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开展教学设计将相应的课程思政要点融合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形成与思政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效应,把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专项研究,积极申报各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项目;坚持实施授课案例与翻译实务项目紧密结合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案例教学连接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功能,以凸显专业特色,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启发他们建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模式。
2. 导师选拔培训
本学位点在导师聘用上严格把关,依据学校的导师评聘制度,重点考察申报人员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专业成果,按照培养目标和方向汇“双师型”导师,推行校内外专家组协作指导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目标;强化导师参与培训学习的意识,每年派送导师参加全国MTI教指委、中国翻译协会等单位举办的翻译师资培训班;组织新晋研究生导师参加学校岗位培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另外根据学校要求,每年组织学院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学习国家、学校和学院三个层面有关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制度和文件,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
3. 师风师德建设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本专业学位点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准”和“十不准”为切入点,力推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不断完善其制度设计、处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推行部、校、院三级管理的制度设计,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师德师风的相关规定,及时排查并杜绝高校教师师德严禁行为,将立德树人的理念细化到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始终围绕“严师德、正教风、作表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培养的首位,并将其融入本专业学位点的各项工作中,推行“师德一票否决”惩处机制,对本学位点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年度和聘期考核,推行优秀典型奖励机制。已建成一体化的师德师风制度和评价体系,形成优良淳朴的教风和学风,实现师德师风“零违纪”,营造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4. 学术训练和交流
全面落实《外国语学院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暂行规定》,规范硕士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要求每位导师制定具体的指导日程表;定期为研究生开设由校内外专家主讲的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术思维,促进学术对话,并设有专门课程指导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注重培养本学位点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翻译大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报考翻译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以赛促学”“以考促学”,使学生在翻译实战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切实锤炼笔译技能和专业素养。积极搭建科研交流平台,培养学术探索意识。2022年度组织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会议2场,专家学术讲座及符号学系列讲座共14场,全年先后举行读书报告会4次。
5. 产教融合
根据MTI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本学位点不断关注国家需求,地方经济建设和对外交流的发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争取机会,努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承接各类语言服务项目,以实训实战提升导师队伍翻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本学位点主动走出去,积极与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接,一方面提供各类语言服务,另一方面培养和输送优秀毕业生人才资源。其次,本点导师组成员针对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资源,承接了一批应用性强、专业性高、类型多样的翻译实践和语言服务项目,并组织学生参与实训项目,以提升其翻译实战能力。在与各类产业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位点坚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严格把好翻译质量和语言服务质量,既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提升了师生的职业自信和专业自豪感,又促进了学位点的内涵建设,推动了学院、学位点与社会单位的良性合作和协同发展。
6. 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需环节,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的方式。实践内容包括翻译项目实践、专业相关岗位工作实践,每位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以上校外导师,进行具体指导。学院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与实习基地、外事部门、政府职能机关、翻译公司及涉外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实习,确保学生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通过在校教师的指导,以及实习基地相关负责人的训练,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翻译实践和研究能力和翻译从业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基本具备了学术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实践报告的撰写和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本学位点制定了针对学生翻译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实习单位制定了联合管理的有关规定。考核分数计入实践实习学分,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学分。实践结束后,学生须将实践单位出具的实习报告交给学校,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实习学分不得用课程学分替代。此外,本学位点研究生参与各项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以及多项创新性研究项目,实践成效显著。
7. 研究生奖助
本学位点建有完整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学院奖助体系公平、公正、公开,为研究生提供奖助服务,确保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位点成立由学院、学位点点长、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代表组成的奖助委员会,制定研究生奖助评定办法。奖助体系涵盖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校友助学金等。及时、高效、无差错做好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和发放工作,做好学院2名六类特殊群体研究生资助工作,实现全覆盖、最高档、无遗漏的目标;发放研究生困难生生活补助0.4万元。抓细抓实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完善定期考核汇报制度,公平公正做好奖学金评审工作。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 人才培养成效
学位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将有形的实践与无形的德育相结合,聚焦培养质量提升,强调人才培养成效。2名同学获2022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名获得2022届“安徽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12名获安徽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10名获安徽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称号。3名获校级优秀新生奖学金;12名研究生获一等学业奖学金、18名研究生获二等学业奖学金。
此外学生们还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本年度我院研究生学科竞赛工作依托于广泛宣传、导师指导,在各级各类翻译专项比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人获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英译汉优秀奖、2人获安徽省第三届翻译大赛汉译英组一等奖、13人获安徽省第三届翻译大赛二等奖(英译汉12人,汉译英1人)、1人获江苏省第八届翻译(汉译英)二等奖。
2. 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翻译理论研究扎实的师资队伍,师资总数20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包括导师9人),行业教师7人,多人具有海外留学获工作经历,另聘请多名资深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获特聘导师,努力打造“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社会服务、教师发展五位一体”的学科与团队发展平台。
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 人数合计 | 年龄分布 | 学历结构 | 硕士 导师 | 具有 实务 经历 教师 |
25岁及以下 | 26至35岁 | 36至45岁 | 46至59岁 | 60岁及以上 | 博士学位教师 | 硕士学位教师 |
正高级 | 4 |
|
| 1 | 2 | 1 | 4 |
| 4 | 4 |
副高级 | 6 |
|
| 3 | 3 |
| 4 | 2 | 6 | 6 |
中级 | 3 |
| 1 |
| 2 |
| 1 | 2 |
| 3 |
总计 | 13 |
| 1 | 4 | 7 | 1 | 9 | 4 | 10 | 13 |
行业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 人数 合计 | 35岁 及以下 | 36至 45岁 | 46至 60岁 | 61岁及 以上 | 博士学位教师 | 硕士学位教师 |
正高级 | 3 |
|
| 3 |
|
|
|
副高级 | 2 |
|
| 1 | 1 |
| 1 |
中 级 | 2 |
| 1 | 1 |
|
| 1 |
总 计 | 7 |
| 1 | 5 | 1 |
| 2 |
3. 科学研究
2022学位点专任教师队伍SSCI论文3篇、在《中国翻译》上发表论文1篇、普通期刊论文1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3部;在研科研、教研项目国家级1项、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项1项目、省级3项,厅级1项,到账经费39万。
4.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本学位点教师弘扬“融贯古今、会通中外”的院训文化,秉承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着力传承创新中外优秀文化,专任教师队伍不仅出版多部汉译著作,还经常参加系列中国古典诗歌汉语活动、全球“百人百译”翻译大赛,并荣获佳绩,不仅在业内形成一定影响,还有效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中外文明交流。此外研究生们积极参加“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以及安徽省徽文化外宣翻译大赛,通过实践实战掌握中国对外话语,力争讲好中国故事,对外展现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底蕴。
5. 国际合作交流
为推进学院国际化工作,本年度学位点每年都设置国际留学生招收指标,现有在读留学生1名,已录取待入学1名;2022年度继续加强与国际交流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申报研究生中外合作培养项目规划,力争拓展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的渠道。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 学位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2022年间,在学校及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翻译硕士学位点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课程体系完备,课堂思政建设深入,培养理念及目标清晰,生源及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高。但同时还应该看到,受制于各种主观、客观条件,对照国家关于MTI专业学位发展、人才培养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1)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位点缺乏在翻译实战方面水平高、影响大的带头人;实践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整体上需进一步提升。
(2)高水平翻译教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教学研究类项目总数偏少,标志性成果及译著产出不够,与地方政府及企业行业的合作翻译项目少,需要进一步拓展合作平台。
(3)精品案例库建设有待强化。围绕案例库建设、案例撰写模式、案例管理机制、案例教学指南等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推动特色案例建设,提升案例研究与教学水平。
(4)国际合作交流欠缺。与国外高校相关合作缺失,师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机会少,中外互动经验不足,对有效沟通方法以及表达方式认识不够充分。
2. 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2022届毕业生论文选题源自真实翻译实践活动,聚焦特定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研究设计整体上涵盖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等主要维度,译例分析贴近翻译实践的具体问题,能够运用学科相关理论进行解释,采用对比语言学方法予以分析,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学位点高度重视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及学术道德问题,严格执行论文评审和抽检制度,确保论文整体质量达到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毕业论文评审通过率100%;另外在上级部门对往届论文的抽检中,未出现问题学位论文。
六、改进措施
(1)通过“内培外引”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营造约束与激励兼顾的人才发展环境,引进高水平的领军人选,培养创新型、实践型、高层次师资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建设高水平科研、教研团队。实现从数量型科研向质量型科研转变,加大对课程思政及质量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激发教师团队的内生动力和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前沿性、标志性翻译研究及实践成果。
(3)加大精品案例库建设力度。组织教师参加专门培训和学习,推行特色案例建设新模式,带动案例研究与教学水平提升;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培育双语思政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表达和传播中国特色话语的能力。
(4)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树立“开放融合、创新超越”的意识,以人文活动交流为媒介,通过“走出去讲”和“走进来讲”相结合,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努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情感认同。